“中秋”一词最初出现在《周礼》中,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天,也就是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日,古人在月下歌舞觅偶,自明清开始,中秋节的民俗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很多地区都有烧香斗、树中秋、点灯塔、放天灯、走月光、舞火龙等独特的民俗。中秋民俗活动演变流传至今,最常见、最受欢迎的便是赏月、吃月饼和赏花灯。
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曾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
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与家人共同赏月叙谈。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据传,唐朝时期,李世民为抵御北边突厥的入侵,派遣大将李靖率领部队出征,在边塞上取得了许多大胜。八月十五,得胜的喜悦洋溢在京都长安城内部,当时,一位前来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献上一个装饰华丽的圆饼,祝贺李世民得胜。李世民接过这个圆饼,拿出彩色的饼盒,指着高悬在天上的明月,朗诵“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满月。”,随后将圆饼分发给文武百官。
而“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有关吃月饼的描述,直到明代才有记载。《西湖游览志余》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清代有关月饼的记载逐渐增多,《燕京岁时记·月饼》载:“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赏花灯是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目,人们会在家中和朋友之间玩花灯。《武林旧事》中记录了中秋节的风俗:“此夕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观者。或谓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美观也”。这种游戏形式在中秋祭中非常流行,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能增加节日的气氛。
除赏河中的花灯,还有一种赏灯。为迎合天上的圆月,将做好的花灯用绳系在竹竿上,悬挂在高处,比如顶楼的屋檐和露台上,即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们在父母的指导下,制作竹纸兔仔灯、杨桃灯或长方形的灯,横挂于短杆,再竖起于高杆上,灯光闪耀,为中秋节增添一份独特的色彩。
当然,赏灯之余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古代宫中中秋夜宴还会踢蹴鞠、排布龙灯,群臣斗酒论诗。民间夜市则有民间舞队和卖艺人的杂耍将中秋气氛烘托得更加热闹有趣。
如今,随着日常生活逐渐丰富多彩,除传统的赏月、吃月饼、赏花灯外,不少人也喜欢在中秋节赏菊、吃蟹,与亲朋好友共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