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川新闻 > 本地资讯 > 正文

合川育才中学:教育与诗意共融 青春与诗香同馨

发布日期:2025-10-28 09:29

合川育才中学:教育与诗意共融 青春与诗香同馨


长廊诗韵漫染书香地,楼台吟声轻扬少年时。走进合川育才中学,一股教育与诗意共融、青春与书香同馨的悠长雅韵,在校园里久久弥漫——

每日清晨,学子们吟诵中华经典诗词,徜徉千年文海,于平仄中润泽心灵,诗书气韵日渐成为学子们的生命底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过诗词名家和专业教师的熏陶与指导,有兴趣的学子提笔抒怀,将感悟凝练于字斟句酌之间,实现从品读到创作的飞跃。

图片
▲学生正在阅读诗报

诗,可以养心,可以怡情,可以促教。近年来,合川育才中学让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智慧在学校落地生根,以“顺天致性、创适育才”为办学理念,以“适时应务、砥砺前行”为校训,以“创适教育”——创造适合生命成长的美好教育为办学特色,坚持“以普通高中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人生职业规划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的”的优质特色高中的办学思路。学校倾力打造了“以诗励志、以诗育德、以诗怡情”的校园文化,凸显了诗教特色;以“生命教育”为研究基点,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构建“365创生”课堂体系,充分发挥艺体特色高完中的优势,构筑活力校园;大力实施以德为先、五育并举、艺体育人、个性发展的培养工程,开辟艺体教育新路径,创新艺体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明确“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有品质的教育,当有情怀的教师,育有思想的学生”的办学总目标。

图片
▲学生们参与诗词沙龙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总目标,合川育才中学聚焦诗教特色,不断创新诗教理念,创造性提出“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读写并重,以诗励志、以诗怡情、以诗养性、以诗化人”的诗教工作理念,作为诗教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总方针。同时,积极拓宽诗教路径,创造性开展诗教工作“三个一”活动,即要求学生“日读一首、周背一首、月写一首”古诗词,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创作力,推动诗教工作日有所进、月有所获、年有所成,逐步向好。在诗教模式上,合川育才中学诗以“课堂、课余、假日”三线并进,创造性开展古诗词吟诵、鉴赏与写作沙龙活动,让学生时时、处处、天天都可读诗、赏诗、写诗,迅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与格律诗写作水平。

3.png
▲学生正在上诗词课

翻阅合川育才中学学子们的作品,一首首诗作气韵生动、韵律谐畅、情真意切。他们写人:“一柳竟成荫,而今满目春。千言凝作报,万子汇为林。辗转春秋落,徘徊岁月新。浮光明盛世,孰不把君吟。”五言律诗道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遗风;他们写景:“风轻浪细碧连天,秋色晚来胸自宽。岸尾猿啼呼过客,山头鸟语入苍烟。云归赤甲安如梦,雾散白盐疑似仙。最是瞿塘波里月,辉光忽闪夜行船。”寥寥五十六字,将长江三峡的秀美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也言志:“赤阳灼铁身,骤雨洗心魂。磨砺少年志,戎装守玉门。”质朴的诗句里尽是少年经过军训洗礼后立志报国的决心……

诗教入佳境,诗花满园开。“以诗励志、以诗怡情、以诗养性、以诗化人”已成育才师生共识,学生读诗、赏诗、背诗、写诗的热情日高,育才学子“会读诗、会写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卓有成效地践行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会读、会写、会创造”的“生活教育”思想,合川育才中学的诗教之路越走越宽广,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图片
▲学生们在文艺活动中朗诵诗词

2017年,学校《钓鱼城诗词选读》选修课程被重庆市教委评为市级精品选修课程;2020年,学校被重庆市诗词学会授予“重庆市诗教名校”称号;2023年组织学生参加“对话李白,歌咏长江”重庆市首届青少年诗词大赛,获得1个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9个优秀奖,学校获评“最佳组织”,4名同学破格加入重庆市诗词学会;2024年,学校“适诗社”获得重庆市优秀社团荣誉称号;2025年,学生50余首古诗作品在中华诗词学会主管的电子刊《瞿塘潮诗评》上发表……

乘得诗教春风劲,策马兰台续新程。合川育才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度践行陶行知先生“会读、会写、会创造”的生活教育思想,深耕诗教特色品牌建设,以更系统的课程体系夯实诗教基础,进一步完善“课堂渗透+社团深耕+活动拓展”的三维诗教模式,编写更贴合学情的诗教校本教材,让诗词文化深度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持续搭建更高层次的诗教展示平台,加强与省内外诗教名校、诗词社团的交流合作,邀请更多诗词名家进校园开展讲座、指导创作,助力学子在诗词天地中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将以诗教为纽带,深化“五育并举”融合实践,让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文精神转化为学子成长的精神养分,培育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担当的优秀青年,让千年文脉在校园中持续绵延,让诗教之花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为打造区域特色教育标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