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清晨5时30分,记者在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街道东津沱农贸市场附近看到,这里有一家名叫“腾丰老面馒头”的店铺。此时天色未亮,这家店铺却已是灯火通明,屋内一派忙碌景象。干净整洁的天然气灶上,重叠着几十个冒着热气的蒸笼,店铺老板和老板娘已经忙碌了1个多小时,蒸笼里的老面馒头很快就要出笼。
这个店铺的老板和老板娘,就是拥有“馒头大王”美誉的陈传平和他的爱人寇云。陈传平告诉记者,为了让居民天一亮就能吃上新鲜的老面馒头,他和爱人每天都是凌晨4时起床做馒头、蒸馒头。
据陈传平介绍,58岁的他曾经参加过老山对越反击战,同时也是一名在云南前线入党的共产党员。退伍回到老家合川后,他那习惯拿枪的手,先后在罐头厂当过临时工,在派出所当过联防队员,在家里种过食用菌,在广东珠海打过工,后来在家乡做老面馒头。几经挫折,饱尝艰辛,老面馒头让他尝到事业成功的喜悦,也让他绽放人生的光芒。
从军报国:老山前线守南疆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儿出身,18岁就到部队当兵,到云南老山前线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仍有军人气质的陈传平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原合川县盐井区沙溪乡石马村(今盐井街道石马村),父亲是沙溪罐头厂车间主任,母亲在石马村务农,他和3个弟妹的户口都在石马村。
1983年10月,初中毕业的陈传平怀着从军报国的理想报名参军,在兰州军区驻甘肃天水某部5连当战士。1985年10月,部队接到命令开赴云南砚山县参加亚热带山地作战训练。3个月后,部队开赴麻栗坡县驻扎待命。1986年4月26日晚,部队连夜开赴老山参战。
“我在老山作战时间一年多,其中有大半时间守卫‘猫耳洞’,右小腿还被弹片划伤过。”陈传平说,在战场上,每个排配有1支狙击步枪,由于他枪法好,狙击步枪就交给他掌握。
让功让奖:自谋生计不言悔
1987年10月,在老山前线坚守一年多时间后,陈传平所在的部队撤离老山阵地,在麻栗坡县休整。在休整期间,经过战火考验的陈传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不久,我们部队撤回了甘肃天水驻地,部队动员党员让功让奖。”陈传平告诉记者,他本来被部队申报三等功,但他积极响应部队号召,主动将部队申报的三等功让给了一名甘肃籍战友。部队首长说,尽管他把三等功让了,但还是要在其个人档案里记上一笔。1987年年底,陈传平退伍返乡,落户于合川城郊的濮湖乡菜蔬农场。
“为了增收致富,我先后在原合川县罐头厂干过两年临时工,在原合川县公安局凉亭派出所当过两年联防队员,1992年在合川城南泥巴嘴租房子种了两年食用菌。”陈传平说,自谋生计不容易,自己缺少本钱,也缺少经验,头两年种食用菌赚了几万块钱,第三年食用菌因消毒不彻底全死了,把赚的钱都赔进去了。
“尽管没有挣到钱,但我赢得了爱情。”1994年,陈传平与家住泥巴嘴的农村姑娘寇云恋爱并结婚。
返乡创业:老面馒头受人夸
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新婚不久的陈传平携妻子南下广东,在珠海一家体育用品厂打工。
“在广东打工,每个人的月工资只有千把块钱,除了住宿和吃饭的费用,一个月剩不了多少。”陈传平说,在珠海打工一年多,两口子省吃俭用只存了几千块钱。于是,陈传平夫妇决定返乡创业。
1996年,陈传平夫妇回到合川,做起老面馒头来。
“做馒头生意要不了多少本钱,即使做不走,亏也亏不了多少。”陈传平说,以前他在部队当兵,有好多战友是北方人,他做老面馒头就是在部队学的。
据陈传平介绍,他做馒头的“老窖”,是用醪糟、曲子和面粉发酵做成的“老面”。做成“老面”之后,再与面粉发酵做成老面馒头。因他做的老面馒头个头大,味道纯正,有嚼劲和面粉香,一开始就受到消费者欢迎。
赢得口碑:“馒头大王”是作家
陈传平的老面馒头生意,一做就是二十余年。他不仅尝到了事业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获得了“馒头大王”美誉。
“我每天早晨到合川来进货,都到陈老板这里进几十斤‘老面馒头’到超市去卖,我的顾客对陈老板做的老面馒头非常认可,也比较好卖。”来自重庆市渝北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个超市老板,他和陈传平认识,是因为几年前到合川办事,品尝了陈传平做的老面馒头,发现陈传平不光老面馒头做得好,而且还上过老山前线,为人正派耿直,他做的老面馒头大家都信得过。
为维护自己的品牌,陈传平于2009年为自己的老面馒头注册了商标。2010年申办了微型企业,注册成立公司。2011年,陈传平被评为“合川区创业明星”。陈传平说,他要让老面馒头成就自己的创业理想。
在做老面馒头的同时,“馒头大王”陈传平还利用业余时间搞文学创作,数年来已创作发表各种文学作品近100万字,并由团结出版社公开出版了散文小说集《女兵的鲜花》。陈传平不仅圆了自己的“作家梦”,还当选合川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