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百姓。7月13日,龙凤镇东角村的周远素鸭场,了解了该鸭场走绿色养殖之路,促进乡村振兴的故事。
种养结合 实现产业增值
干净整洁的鸭舍里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鸭子不时拍打着翅膀,响起此起彼伏的鸭叫声,好不热闹。
“我们在设施化养殖、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方面狠下功夫,目的就是提高鸭子的存活率。”鸭场负责人曾义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说,这些鸭子长大后将被销售到合川城区以及铜梁、潼南、永川等地。
曾义回忆说,年轻时一直在外务工,有了积蓄后便想回乡创业,当时龙凤镇刚好出台了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于是就回到龙凤镇搞起了畜禽养殖。他养过跑山鸡、山羊、水牛,却屡次碰壁,但对畜禽养殖的钻研从未放弃,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2018年曾义成立了周远素鸭场。
该鸭场一直坚持走绿色养殖之路,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在发展肉鸭养殖的同时还配套种植经济作物枳壳1800多亩,鸭子产生的粪便成为千亩枳壳的有机肥,通过“鸭——沼——果”的养殖模式实现了不断增值,枳壳的年产量可达200万公斤,产值500余万元。此外,龙凤镇畜牧兽医站还为曾义免费提供政府采购的禽流感疫苗和消毒药,为他申报畜禽粪污治理项目;提供肉鸭销售、良种鸭苗、优质经济作物方面的信息,为鸭场的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4年的努力,鸭场年出栏从最初的5万羽发展到12万羽,年销售额更是从200余万元增长到500余万元。
科学管理 助力村民增收
周远素鸭场的做大做强给周边的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稳定可观的收入。鸭场管理不断科学化、制度化,根据产业链发展设置了不同的岗位,有负责饲养的,有负责打疫苗的,有负责销售的,通过明确分工让不同岗位的员工各司其职。同时,龙凤镇畜牧兽医站还会定期给员工提供禽流感等疫病防疫和养殖技术指导,让没有养殖经验的村民也可以快速胜任工作。
“上班没有固定的时间,都是随叫随到,一有刮风下雨,就得赶紧拉棚。虽然忙的时候特别忙,但这个工作让我感到充实。”在周远素鸭场负责鸭场管理的杨代彬告诉记者,他之前也是养殖肉鸭的,但由于排污设施不完善,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就被淘汰了。直到去年来到周远素鸭场务工,才让自己的养殖经验又有了发挥平台。
周远素鸭场通过“企+农+兴”的方式,带动了周边70多名村民增收,鸭场员工的薪资待遇都略高于同行业,去年底,鸭场临时工也拿到了年终奖,大家对鸭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每当到了枳壳采摘季节,急需劳动力的时候,附近的闲散村民都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忙,目前周远素鸭场每年能为周边村民创收150多万元。
“下一步,我计划在‘种养模式’稳步发展的前提下种植阳台果树,以鸭场为基地,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培育果盆,为客户实现在家就可以吃上绿色水果的愿望。”曾义告诉记者,他将继续聚焦绿色生态养殖产业链,实实在在地把企业做大做强,拉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