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川新闻 > 本地资讯 > 正文

钱塘镇:“一村一业、多村一品”筑牢乡村产业根基

发布日期:2022-03-23 22:29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钱塘镇围绕产业振兴,集体经济、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多管齐下”,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国土整治、宜机化整治等项目整治土地3.56万亩,成立专业合作社37个,发展果蔬、蚕桑、稻虾、生态鱼等产业项目69个,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业、多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集体+家庭:打牢产业基础
  要想农村富、环境美、人文优,村集体经济是强力支撑,如何让村集体经济具备“造血功能”,摆脱靠“输血”维持的窘境,是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心。
  日前,在钱塘镇大柱村,几名村民正在柑桔林间收割成熟的榨菜,这些在果林中轮种的蔬菜,正是大柱村发展的集体经济产业之一。据大柱村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杨旭渊介绍,大柱村发展集体经济500余亩,年收入60余万元,带动周边70余户村民就近就业,户均增收1.3万余元。
  记者在大油村的一个家庭农场看到,成片的榨菜地上,业主魏寿知和村民正抢抓睛好天气,把一棵棵成熟的榨菜收割回家,等待签约的商家前来收购。家庭农场因其专业性强,科技含量相对传统农业高,且投资小、风险低,成为当前在全国推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据了解,大油村有家庭农场5个,占地面积800余亩,解决周边160余村民就近就业,平均每户年增收16000元。

公司+农户:延伸产业链条
  老一辈在家务农,这是大部分农村的现状,传统农业更是他们一生的坚持,要让他们改变传统观念,把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型,这对于他们来说一时间难以接受。为此,钱塘镇结合辖区天气、土壤等实际,积极引进大户、公司等专业农业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近段时间,落户于钱塘镇郭堰村的喜洋春生态农业公司种植的宽皮柑桔“大雅”,经过三年的培育,已经开始第一次挂果。
  据喜洋春农业公司负责人龙红全介绍,喜洋春农业公司在合川钱塘镇郭堰村流转土地500余亩,主要以晚熟宽皮柑桔为主,并且附带林下蔬菜种植,今年年产量预计在3万斤左右,经济效益在15万元左右。明年到后年,整体产量能提升到100到150万斤,经济效益能够达到600万元以上。
  在专业公司的带动下,周边村民不仅就近务工增加了收入,还纷纷对一些特色经济农作物的种植进行尝试,效益的逐渐显现不但增加了他们的对新兴农业产业的兴趣,更增加了他们进一步的发展信心。“自从这个老板到这里种柑桔,我也跟着买了十几株种起,结出的果实口感不错,味道又甜产量又高,我准备喊老板带点树苗,还想种点。”村民屈素兰说。

特色+示范:构筑产业格局
  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龙头为示范,钱塘镇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努力打造“一村一业、多村一品”的产业格局,让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更加稳定,脱贫成果更加巩固,乡村振兴的成效更加明显。
  据钱塘镇党委副书记黄瑞介绍,该镇在大油、三元等村推动“高粱+榨菜、水稻+油菜”换季轮作,发展订单农业,在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钱塘镇在大柱、郭堰等村,发展宽皮柑桔5000余亩,辣椒500亩,鱼虾600余亩,引进业主打造3800亩宜机化柑橘园,实施200亩“5G+农业智能化”柑橘果园项目,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联合广贤、学堂等村成立全区首家生态渔协会,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水产科学重点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采取微循环生态平衡的方式放养生态甲鱼、生态鱼1000余亩,以鱼净水,涵养水源,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收获生态效益。联合14个村集体,入股成立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展机耕、机播、机收、烘干、榨油等服务,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同时,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通过实施订单农业、生态鱼养殖、康养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等项目,全镇24个村全部实现了空壳村“脱壳”。2021年村集体总体经营性收入达370多万元,纯收益突破200万,初步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