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理论 > 身边榜样 > 正文

“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军: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

发布日期:2025-08-27 09:54

“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军: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

千行百业春潮涌,汗水浇开幸福花。放眼三江合川,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万千职工兢兢业业,这幅人勤业兴的幸福画卷背后,始终有一道温暖而坚定的守护力量——区总工会。作为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企业和谐发展的“润滑剂”、社会温暖的“传递者”,工会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真诚付出,诠释着高山流水般的责任与情怀,区总工会基层工作部部长黄军就是其中杰出一员。自1991年踏入工会系统以来,他扎根基层、情系职工,今年,他以辛勤与汗水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GetAttachment (1)
▲黄军正在工作


精筹细管见力度

工会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黄军带领的基层工作部自然也不例外。黄军告诉记者:“我们部门主要负责财务、经济技术、基层组织、资产管理等工作。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财务工作。”

工会工作的有效运转,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黄军深知这一点,在负责财务工作的漫长岁月里,他展现出了前瞻的眼光与务实的作风。时间回溯至2002年,这一年之前,合川与许多地方一样,还在沿用传统的工会经费上解方式——由总工会工作人员自行联系企业、自行征收经费,黄军一人几乎承担了征收的全部重任。他说:“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城区的企业,我就骑着自行车去,去乡镇企业只能坐客车,每次去到三汇、太和等较远的地方,经常一待就是好几天,必须把该去的企业去遍、该完成好的工作完成好才能返程。”

传统方式效率低下,黄军开始思考破题之道。他深入研究政策,在2002年提出采用“工会经费财政代扣、税务代征”创新模式。这一关键变革彻底疏通了经费上解的“大动脉”,推动工会经费持续稳定增长,为合川工运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财务工作,规范是生命线。黄军始终紧绷这根弦。他严格指导全区各级基层工会,一丝不苟按照《重庆市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开展活动。在他持续不懈的努力下,合川各级工会活动开展得规范有序,多年来保持着“无违规违纪”的良好记录。这份严谨与坚持,在2023年收获了沉甸甸的认可——区总工会被全国总工会认定为“基层财务工作先进单位”。

黄军的严谨也同样体现在资产管理中。他严格执行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笔资产都“账实相符”。面对工会资产,他并非简单“看管”,而是积极思考如何盘活增效,探索并推行“公益+市场”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让工会的土地、房屋等每一寸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在服务职工公益属性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工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GetAttachment
▲黄军(中)入企业协助开展建会工作


搭台赋能有温度

4月10日,2025年合川区“钓鱼城”杯职业技能大赛美容师赛项成功举行;5月8日至9日,“合聚匠心·护佑健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护理技能竞赛决赛举行……在这些赛事现场,总能看到黄军忙碌的身影。

组织技能竞赛,黄军已是“老手”。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便开始深入基层组织发动职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使得合川企业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不间断地延续至今。

如今,区总工会每年与区人力社保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大型技能竞赛,给予符合颁发技术等级证书的选手相应职称;与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医师、护理专项竞赛。2024年组织58个基层工会参与线上竞赛,带队出战市级大赛10场……

在区总工会工作的这些年来,黄军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工会组织建设上,推动非公企业建会入会也是他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企业不断入驻合川,建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为了实现非公企业建会入会全覆盖,黄军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的原则,带着工作人员跑园区、下镇街,开展“走访式”宣传,“面对面”动员,精准讲解政策、破解建会难题。

目前,合川区基层工会已达1892个,会员人数达156753人。面对已经建会入会的企业,黄军时时关心、常常帮助。他经常到非公企业工会指导,切实增强工会凝聚力,有效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遵纪守法、爱党爱国,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信赖的“家”。炎夏时节,黄军还主动前往重庆达方电子有限公司、台泥(重庆)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送清凉”活动,以实际行动致敬“高温下的坚守”。

GetAttachment (2)
▲黄军(左)进企业送清凉


“工匠”培育拓广度

4月29日,合川区庆祝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会举行,晚会揭晓了10名第五届“合川工匠”培育对象。黄军与各行业职工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心里倍感欣慰。

第五届“合川工匠”培育对象中,有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升制造效率,有人在传统工艺领域精益求精,有人为传承地方文化坚持不懈。他们不仅是行业的中流砥柱,更是合川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生动注脚。而他们的涌现,离不开黄军的倾力推动。

“十年前,我们启动了‘合川工匠’培育工作。培育工作面向全区企事业单位职工及传统技艺传承人,重点关注基层、一线、操作岗位技能人才,推荐人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级、职称、技能等级、工作年限、荣誉基础等条件限制,只看技术是否精湛、能力是否过硬。”黄军告诉记者。

“合川工匠”培育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黄军与区总工会工作人员们深思熟虑,组织建立了“宽进严出”选拔机制,通过资格审查、综合评审等程序,每次确定10名培育对象。为保证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黄军总是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反复研究申报者资料、多方聘请专家提供意见建议,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力争尽善尽美。

大浪淘沙始见金。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培育“合川工匠”50名。后续培育中,黄军同样全力以赴:帮助工匠成立工作室、推荐参加各类竞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参加疗养活动……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凝聚起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十四年光阴流转,黄军以敬业与担当书写了一名工会人的出色答卷。2023年,他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担当作为先进个人”称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临近退休,黄军依然从容坚定:“还有3年我就要退休了,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将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传授给部门的年轻人,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继续为合川千千万万职工服好务、尽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