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为畜牧业健康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记合川区“最美科技工作者”潘晓

发布日期:2022-07-27 08:48

她出生于合川区龙市镇一个普通农家,从小在乡村长大,让她对农业生产十分了解。高考时,她填报了畜禽养殖相关专业。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她立志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乡的畜牧业发展中去。10多年来,她坚守岗位,初心不改,奋斗在畜禽养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工作战线上,致力于为合川打造绿色健康、饲养科学、管理规范、生态环保的现代畜牧业,为保障全区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殚精竭虑——她就是区畜牧站站长潘晓。


image.png
潘晓在开展疫病检测


不忘初心回报家乡提高专业技术
  清瘦的面容、略显斑白的头发……这是记者见到潘晓后的第一印象。经过几番预约,7月18日一大早,记者终于在区畜牧站办公室见到了潘晓。“这几天太忙了,工作任务比较多,等会还要下乡。”潘晓一边笑着说一边与记者摆谈起来。
  今年42岁的潘晓,出生于龙市镇一个普通农家,高考时顺利考上了原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专业,主要学习动物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后代繁殖、消化代谢、营养与饲养等方面知识。大学实习期间,她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仍然还很欠缺,于是再接再厉,考上了广西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顺利获得了农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区畜牧站工作。
  进入单位后,潘晓很快就感受到了书本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之间的差距。为此,她每天跟着单位同事去到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圈舍,在为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也虚心向同事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
  畜牧养殖这个职业,不是和猪牛相伴,就是与鸡鸭为伍,又脏又臭,亲朋好友都劝她改行,但她早已决定,选择了这个行业,就会一直坚守下去。“用所学的知识推动家乡畜牧业发展是我的心愿,畜牧业是事关民生、保障供给的重要产业,再脏再臭也得有人去做!”潘晓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寒来暑往,日晒雨淋,日复一日默默奔走在乡村小路和各个畜禽养殖场,尽心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刻苦钻研畜牧兽医技术,在国家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探讨、湖川山地猪(合川黑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论文8篇,撰写技术总结、调研报告等42篇,编写培训教材2套约30万字,主编参编出版《规模化生态养羊技术问答》《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生产经营全程关键技术》等著作5本;研发获得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0个,发明专利1个,在专业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夯实服务水平
  “合川作为生猪养殖大区,生猪是我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助推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名畜牧技术工作者,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只要谈及合川的生猪养殖项目,潘晓总是滔滔不绝。为助推合川生猪养殖发展,她牵头组建了合川区生猪产业技术团队,带领团队从猪场选择、场内布局、圈舍建造、设施设备选型、精准饲养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认真研究,编写了《合川区规模生猪生产操作规程》,为我区生猪规模养殖提供了一套通俗易操作的技术蓝本。
  位于钱塘镇郭堰村的重庆喜洋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标准化养猪场能够顺利落地建成,离不开潘晓及其团队的付出。作为合川区畜牧战线上的“领头雁”,潘晓也深深地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建设过程中,她全程跟进,精确把控,对猪场生产区、生活区分区建设,全场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提出了严格要求。在她的指导下,喜洋春公司形成了“猪-沼-果”种养循环模式,不但解决了规模养殖的污染问题,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还成功获得了重庆市对外贸易出口基地称号,延长了生猪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
  除了引进重庆喜洋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钱塘镇郭堰村规划建设标准化养猪场外,潘晓还积极指导辖区的畜禽养殖场结合实际,选用适宜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模式。她在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广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及典型模式,进一步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饲养,引导规模养殖场应用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自动刮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养殖源头减量,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019年以来,潘晓主持开展畜禽粪污治理及资源化有关技术和模式推广培训,1500人次参加培训。2021年,我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23%,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合川区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实现协调发展,生猪出栏量常年位居重庆市第一。“我继续努力,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为加快辖区畜牧业健康绿色发展尽自己的力量!”采访结束时,潘晓信心满满地说。


+